主婦的初級收納:衣櫥篇

6月 21, 2019


繼上回紀錄了浴室的簡易收納,這次輪到衣櫥了。


衣櫥收納是剛搬到這個房子之後,最想克服的問題之一,因為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衣櫥,彷彿是個「空間」而非衣櫥。以前聽過一起日本社會新聞,犯人躲在被害者的衣櫥裡,見機殺害家中成員,那時候只覺得誇張,衣櫥也沒多大,塞滿衣服不說,原本也有一些分層,能躲進去真是匪夷所思。

搬到日本、看見這個衣櫥後,我想起這則社會新聞。因為裡面是真的能躲人!

誠如首段所提,衣櫥就像一個附門的空間,除了衣桿和一層層板外什麼都沒有,怎麼在便利拿取的狀況底下,不買太多收納傢俱(例如小櫃子)、盡所能地利用所有空間是最大難題。

對我而言,收納的第一步永遠都是: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

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常常會在動手整理、收納時,貪圖方便想快點收好而被丟到腦後。平常疊好衣服後怎麼歸位最順手、拿衣服的順序是什麼、衣櫥中最方便拿取的位置在哪裡,這些幾乎不曾被思考過的問題,卻是日後能長久維持衣櫥整齊的重點。

・・・


開始正文之前,再次複習一下我的居家狀況:

1. 沒有長期要住在這個房子的打算,因此紙箱是主要的收納道具。
2. 房子收納空間不多,所以會有些理應不會出現在衣櫥裡的東西。

接著附上一張初步收納好之後的圖。(又忘記拍整理前的樣子)



基本的收納原則是:
。找到衣櫥的黃金版位
。衣服依照長短吊掛
。拿取不便的上層,就放不常使用的東西
。容易皺的衣服掛起來,反之則疊起來
。難以分類的小物品放進收納盒中,並在盒外註記
。保留自由運用的空間

以下為收納原則中想多做說明的部分:

找到衣櫥的黃金版位
以衣櫥打開的方式、使用習慣等方面來看,我的衣櫥黃金版位就在正中央的位置。所以我將最常用到的東西集中放在中間,門一打開就能直接拿取。不常使用的東西就放到次等版位,例如相機腳架、收集的紙袋、公仔(前述三項都放在照片右下角角落)、夾到後不知道要幹嘛的玩偶、電毯、備用床包(這三項則分散在照片上層左右兩側)。

拿取不便的上層,就放不常使用的東西
要踮腳才拿得到的地方,絕對不是黃金版位;如果收得太零散,容易弄亂不說,還有可能像玩疊疊樂一樣顧此失彼。除了放不常使用的東西之外,這些東西最好以能輕鬆拿下的重量及大小為考量基準,分門別類裝到袋子或箱子裡。

以照片中上層中間部分為例,兩個紙箱裡頭裝的是冬季居家服、圍巾,滑雪及編織用具,這些東西如果只是堆疊在上頭,拿取時必會東倒西歪,但如果拿下來的是一整個箱子,再從裏頭抽出想要的東西,不僅方便得多,放回去時也很輕鬆

難以分類的小物品放進收納盒中,並在盒外註記
照片中間下層兩個重疊的白色盒子,就是我拿來收納難以分類小物品的地方。

難以分類的小物品有什麼呢?我的話有夏天用的折疊扇子、底片、旅行時用的小袋子等等,這些不知道怎麼收的東西,就通通放進小盒子,並在外頭貼上紙膠帶,寫上裏頭品項內容,這樣要用的時候就不會找不到了。

紙箱收納
本身沒有什麼潔癖,衣服直接接觸到紙箱沒關係,甚至接觸到地板也不在意,我幾乎天天都會吸地、拖地,所以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裡。

但因為紙箱耐重有限,稍微強壯一點的,我會留著作為下層,並將其他用不到的紙箱解體為紙板,黏在裡層加強結構。重的、厚的衣服,例如毛衣、牛仔褲等等,就放在下層紙箱裡;薄的衣服如 T 恤、背心等,就放在上層紙箱。


・・・


依循著這樣的方向,除了換季時小小變動紙箱位置外,這半年多以來都沒有再整理過衣櫥,依然保持著和照片無異的狀態,我自己還頗為滿意的。

下次再來説衣櫥裡那些可以被利用、但卻很少被用的小角落收納。
x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