蔵前|請帶不無聊的朋友來:喫茶半月

6月 21, 2019


時序一但進入夏天,不到七點太陽是不會輕易下山的,看完東京都立美術館的克林姆展後,眼見天色仍亮,情緒正好被感性靡麗的畫作填得飽滿,不想就此回家,心裡就浮現了這處一直想來而一直沒來的小店。

這間名為「喫茶半月」的咖啡店位於蔵前,與淺草、上野距離不遠,如果有餘裕的話,散步散著散著就到了。儘管就在附近,但蔵前沒有熱門景點那般為了觀光而刻意為之的痕跡,相反地,這裡充滿著生活的氣味,三五成群邊走邊被路旁石頭吸引的小學生、從地鐵站快速步出面無表情的上班族、在繡球花旁巧遇就停下腳步聊聊近況的主婦;同時還保留著一些江戶時期的歷史氛圍,既復古又現代,任何一個看似時髦的轉角,裏頭藏的可能都是下町風情。

而「喫茶半月」就隱身在這般迷人的街道上。


推開大門,一樓是專賣甜點的「シノノメ」,吧台後方一整面如中藥櫃般的傢俱讓人印象深刻,其中幾個抽屜半開,還躺著眼神無辜的小鹿。

「你們的點心真的非常、非常好吃呢。」一位打扮入時的年輕女孩,臉上滿盈笑意地這樣對店員說。

我看了看檯面上的各式餅乾小點,在精巧而平實的包裝裡頭歲月靜好,黑色小紙板上用可愛的字寫著簡述與價錢,確實很容易讓人的心一下子就柔軟起來。

喫茶半月的一樓是專賣點心的「シノノメ」,精緻可愛的小包裝很讓人心動。
・・・

位於二樓的「喫茶半月」延續著與一樓「シノノメ」相同的氛圍,深色的木質調空間,寬廣而閑靜,光線從兩旁的大片窗戶染進室內。從這刻起,我就確定自己喜歡這裡。舒服而不帶任何張揚意味的音樂、應對有溫度又不過分熱情的店員、與鄰桌距離恰好的座位、在吧台底端的粉色花樹、地板上多彩迷幻的磁磚。

穿著白色洋裝的長髮女孩,坐在這副景致裏頭簡直如畫。
在花樹下不曉得在聊些什麼的小哥。儘管是小哥,聊起天來的音量也非常斯文。

匆匆看了 MENU,沒看見慣常點的 Cappuccino,就隨意點了拿鐵和蛋糕捲。我大概還要再多訓練訓練自己描述咖啡的能力,直至目前為止,我還是只能將喜歡的咖啡形容為「溫柔」,溫度要在能喝下一口、連續兩口會太燙的程度、奶泡綿綿密密有如排列整齊的雲朵、咖啡液入喉溫順不苦澀,嚥下後又會回甘,看似挺苛刻的,但以過去學咖啡的經驗,這是一杯好咖啡最基本的條件,其實很多地方都端得出這樣的咖啡,只是環境實在太舒服、太讓人沈浸其中,喫茶半月的拿鐵,似乎更多了一種無可取代的質地。


生奶油蛋糕捲口味恬淡卻充實,仔細咀嚼可以嚐到香草及麵粉的香甜,與生奶油的搭配只能說是錦上添花,不搶走各自的風采。用叉子壓下去的瞬間,也可以感受到蛋糕的彈性,心裡想著會不會有人的習慣是將蛋糕捲攤開來吃呢?好像很適合作為某則故事裡主角不起眼卻被另一個人注意到的小習慣。

結果多年摯友傳訊來,說她就是會攤開來吃的那種人。


那天身上帶的是鄧九雲的《最初看似新奇的東西》,很喜歡這本書,儘管只是拿著也喜歡,封面與幾張內頁的紙材經過特別挑選,揣著看她描寫女性的各種心境,很適合也很過癮。馬欣為這本書下的一段評論是:「身為女生,看完爽快極了,痛麻得心頭開出血花來。」這也是我翻了四次後仍然不變的心得之一。

於是我想,這裡大概不能隨便與人來了吧,至少,絕對不能與無聊的人來呀。畢竟第一次的記憶如此美好,像草莓色的月亮,我想在這裡聽同行的人談藝術、談展覽、談歐洲歷史(最近很著迷於此)、談過去的戀情、談人生想得卻不可得,談這些有點遙遠但提起來卻會熠熠生輝的事情。

心裡浮現了幾個朋友的臉龐
希望我們有心電感應
下次一起來玩。
x


■ 後記:離開前我情不自禁地在シノノメ買了一塊磅蛋糕與一個可頌,可頌給喜歡麵包的配偶當點心,磅蛋糕則留與我當下午茶,結果當天晚上全被配偶吃光光了,一點碎屑也不剩。這裡的點心真的好讓人滿足。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